甘肃建成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
甘肃建成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
甘肃建成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中新网兰州(lánzhōu)6月4日电 (记者 冯志军)甘肃省(gānsùshěng)生态(shēngtài)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徐全喜4日介绍说,“十四五”以来,甘肃全力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,初步建立起覆盖(fùgài)气、水、土、声、生态等要素的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。
当日,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(jǔxíng)2025年“六五环境日”新闻发布会。据介绍,在大气环境方面,甘肃建成由36个国控自动站和113个省控自动站组成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,覆盖全省14个地级城市、兰州新区及86个县级(xiànjí)城镇,加强55个重点乡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,有力(yǒulì)支撑大气污染防治成效(chéngxiào)考核,推动(tuīdòng)环境空气质量持续(chíxù)改善。
2023年12月7日,多种候鸟在黄河(huánghé)兰州段戏水。(资料图)李亚龙(yàlóng) 摄
目前,甘肃已建成省市一体化环境空气质量预报(yùbào)系统,遇到重(zhòng)污染天气时(shí)提前发布预报预警信息;建成由9个国网和56个省网站点组成的沙尘地面(dìmiàn)监测网(jiāncèwǎng)和由19台气溶胶激光雷达和4台测风激光雷达组成的沙尘立体监测网,当发生沙尘天气和不利扩散条件时,开展(kāizhǎn)地面到高空的立体分析,实时掌握全省范围的沙尘空间分布及污染物传输情况,及时预警预报,有力支撑区域联防联控。
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(de)重要发祥地之一,东西蜿蜒约1600公里的甘肃,是中国两大“母亲河”长江、黄河的重要水资源补给区,境内主要(zhǔyào)有3大流域和9大水系。同时,该省生态承载力低、修复(xiūfù)能力弱,是中国生态最为(zuìwèi)脆弱的地区之一。
在水环境方面,甘肃设置(shèzhì)74个国控(gèguókòng)监测断面和67个省控监测断面,建成27个国控常规水站、14个省控常规水站及(jí)12个水质自动预警站,全力保障重要流域、跨界水体及重要饮用水源水环境安全。
徐全喜说,甘肃布设形成由1293个国控监测点位和1184个省控监测点位组成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(jiāncèwǎng),支撑保障区域土壤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质量和重点行业企业及(jí)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监管。同时,建成125个地级城市功能区噪声(zàoshēng)自动站,客观反映地级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,为声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和解决民众(mínzhòng)身边噪声问题提供(tígōng)有力支撑。
图为嘉峪关(jiāyùguān)生态之城。(资料图)毛富 摄
据了解,基于(jīyú)生态类型及地理空间等(děng)情况分布,甘肃布设659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,基本实现县级行政单元全(quán)覆盖,涵盖森林、草地、湿地、荒漠、城乡、农田、水体七大生态系统类型;建成祁连山国家(guójiā)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站,加快推进陇南(lǒngnán)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站;联合兰州大学等单位申报2批次8个站点成功(chénggōng)纳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,加强重点(zhòngdiǎn)监管区域人为活动遥感监测,基本形成“监测样地+综合站”的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。
徐全喜表示,下一步,甘肃将持续优化完善(wánshàn)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,加速监测技术数智化转型,实现(shíxiàn)高水平业务(yèwù)支撑,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(wūrǎn)治理、生态保护、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、引领和服务作用。(完)
中新网兰州(lánzhōu)6月4日电 (记者 冯志军)甘肃省(gānsùshěng)生态(shēngtài)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徐全喜4日介绍说,“十四五”以来,甘肃全力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,初步建立起覆盖(fùgài)气、水、土、声、生态等要素的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。
当日,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(jǔxíng)2025年“六五环境日”新闻发布会。据介绍,在大气环境方面,甘肃建成由36个国控自动站和113个省控自动站组成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,覆盖全省14个地级城市、兰州新区及86个县级(xiànjí)城镇,加强55个重点乡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,有力(yǒulì)支撑大气污染防治成效(chéngxiào)考核,推动(tuīdòng)环境空气质量持续(chíxù)改善。
2023年12月7日,多种候鸟在黄河(huánghé)兰州段戏水。(资料图)李亚龙(yàlóng) 摄
目前,甘肃已建成省市一体化环境空气质量预报(yùbào)系统,遇到重(zhòng)污染天气时(shí)提前发布预报预警信息;建成由9个国网和56个省网站点组成的沙尘地面(dìmiàn)监测网(jiāncèwǎng)和由19台气溶胶激光雷达和4台测风激光雷达组成的沙尘立体监测网,当发生沙尘天气和不利扩散条件时,开展(kāizhǎn)地面到高空的立体分析,实时掌握全省范围的沙尘空间分布及污染物传输情况,及时预警预报,有力支撑区域联防联控。
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(de)重要发祥地之一,东西蜿蜒约1600公里的甘肃,是中国两大“母亲河”长江、黄河的重要水资源补给区,境内主要(zhǔyào)有3大流域和9大水系。同时,该省生态承载力低、修复(xiūfù)能力弱,是中国生态最为(zuìwèi)脆弱的地区之一。
在水环境方面,甘肃设置(shèzhì)74个国控(gèguókòng)监测断面和67个省控监测断面,建成27个国控常规水站、14个省控常规水站及(jí)12个水质自动预警站,全力保障重要流域、跨界水体及重要饮用水源水环境安全。
徐全喜说,甘肃布设形成由1293个国控监测点位和1184个省控监测点位组成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(jiāncèwǎng),支撑保障区域土壤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质量和重点行业企业及(jí)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监管。同时,建成125个地级城市功能区噪声(zàoshēng)自动站,客观反映地级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,为声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和解决民众(mínzhòng)身边噪声问题提供(tígōng)有力支撑。
图为嘉峪关(jiāyùguān)生态之城。(资料图)毛富 摄
据了解,基于(jīyú)生态类型及地理空间等(děng)情况分布,甘肃布设659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,基本实现县级行政单元全(quán)覆盖,涵盖森林、草地、湿地、荒漠、城乡、农田、水体七大生态系统类型;建成祁连山国家(guójiā)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站,加快推进陇南(lǒngnán)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站;联合兰州大学等单位申报2批次8个站点成功(chénggōng)纳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,加强重点(zhòngdiǎn)监管区域人为活动遥感监测,基本形成“监测样地+综合站”的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。
徐全喜表示,下一步,甘肃将持续优化完善(wánshàn)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,加速监测技术数智化转型,实现(shíxiàn)高水平业务(yèwù)支撑,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(wūrǎn)治理、生态保护、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、引领和服务作用。(完)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